1、 冬虫夏草这一奇特的高原精灵因功效卓著,素有“药中黄金”、“天下第一草”的美称。但是近期,网络上相传有关“冬虫夏草营养价值相当于蘑菇”的报道,引起不少消费者的质疑。价格不菲的冬虫夏草药用价值到底高吗?专家回应:冬虫夏草在中医的使用历史在1300多年以上,中医都给予了冬虫夏草高度的评价。 《中国药典》记载,冬虫夏草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是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其本身所含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活性物质,是其他菌类无法类比的。冬虫夏草的变化是这样奇特,其神奇的功效也非常之多,它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具有某些直接抗病功能。早在1757年的《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

2、解开冬虫夏草生长的神秘面纱 在青藏高骒貉缭塄原海拔3500米-5000米的高山雪域地带,生活着一种抵御严寒极强的蝙蝠蛾幼虫。此时,一种叫冬虫夏草真菌的子囊孢子成熟后,纷纷撒落在地上,随雨水渗至土中。一旦遇到蛰居在地下过冬的蝙蝠蛾幼虫,就会进入虫体,吸取营养,萌发菌丝,而幼虫则被折磨得烦躁不安,拼命用头部向上顶,企图挣扎解脱出来,但离地面3-4厘米处就死了。然而,寄生菌继续繁衍生息,翌年春末夏初,从表面看一条幼虫像老蚕,实际上它们早已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一具具可怜的躯壳。隐藏在里面的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从幼虫的头部伸将出来,破土而出,长出草头。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抗癌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

3、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尽管冬虫部菠眩嗟夏草的身价一路飞涨,但它是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其身份扑朔迷离。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冬虫夏草,但张贵君表示:“收录了只能说它是中药材,但药材和药品袖紫囫挡还不是一回事。药材,农民可以随便买卖,但药材不能讲功效,只有药品才能讲功效,而药品对应什么疾病,要有实验药理学验证,对人体的作用应该通过临床实验来验证。” 事实上,对于冬虫夏草的功效,一直没有较高级别的论文证据支撑,这是业内共识。其实早在2001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已明令限制冬虫夏草这类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保健食品中的冬虫夏草应以冬虫夏草菌丝体蝙蝠蛾拟青霉替换。2005年,接手保健品监管的国家食药总局进一步明确,保健食品的原料使用了冬虫夏草的,应以人工繁殖的菌丝体予以替换。

4、道地的冬虫夏草对症才有显效 决定冬虫夏草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药材的质量和对症用药两大因素。近年来,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市场掺假造假虫草成风,穿牙签、粘胶水、注水银、抹重金属粉等掺假虫草,不但破坏了虫草本身的药效,反而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消费者一定要认准大品牌,购买真正的冬虫夏草。 中药界有句话,药不对症参茸也毒,再好的药,也得用对证也能发挥作用,冬虫夏草滋补效果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中医角度讲,患有各类“实症”的人群不宜食用冬虫夏草。实症多见于炎性疾病的早、中期,常表现以发热为主,伴面红、烦躁、肿胀、腹痛、便秘、尿少而深黄等症状。如感冒的发热期、急性肾炎初期、肺炎急性期、化脓性感染急性期等。冬虫夏草过敏者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