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七大要领

时间:2024-10-11 20:34:41

1、对于元代以前的瓷器鉴定而言,造型是根本,胎釉是关键。造型,就是瓷器的时代特征。所谓时代特征,就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定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特征。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家都穿军装,带绿军帽,背绿军挎包。这就是一种时代特征。如果一部电影里出现一个这样的人物,大家立刻就知道这应该是写文革题材的电影。瓷器也一样,看这件器物的造型,立马就能知道这是唐代还是宋代,还是明清,主要就是看器型。不同时代器型不同,比如这件钧窑花盆就是典型的宋金时期器型。当然后世有仿品,但和那个时代有差距。

瓷器鉴定七大要领

3、瓷器鉴定的第三个方面是胎骨。中国古代瓷器是一种用瓷石和高岭土烧成的高温人造石器皿。温度一般要在1200摄氏度以上烧成,胎里面一定有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等成分,还含有铁等微量元素。所以,不同的窑口,不同的时代,瓷胎配方都不一样。新仿瓷器往往注意外观,而无法复原古瓷的胎骨。比如宋代官窑瓷器,以紫金土为胎,烧成之后胎体是紫色或者黑色的,后仿的景德镇瓷器,由于当地没有紫金土,就采用当地的白胎刷上一层酱色釉冒充紫胎,对于这种仿品,专业人士通过看胎就能分别真伪。

瓷器鉴定七大要领

5、瓷器鉴定的第五个方面是彩。彩包括彩绘和颜色釉。彩绘又包括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下彩主要有青花和釉里红,釉上彩主要有粉彩,五彩,珐琅彩等。玮嚆拚炕斗彩属于釉上彩和釉下彩结合彩。颜色釉就是各种颜色的彩瓷。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颜色釉瓷这五个大类,就包括了瓷器的绝大部分。所以彩极为重要。再以青花瓷器为例。一件写着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瓷器,极其精美,但专家一看就说是后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使用的彩不对。宣德青花用的是进口青料苏麻离青,而这种青料最多只到成化早期还有一点点,以后就绝迹了。后仿宣德青花,无法得到苏麻离青,所以,再怎么样也无法完全复原宣德青花的神韵。看彩就能分别出很大一部分仿品。看这件万历五彩盘的红彩,非常浓厚,这种彩是后世很难模仿的。

瓷器鉴定七大要领

7、瓷器鉴定的第七个方面是工。所谓工,就是指工艺。宋瓷里的官窑瓷器,造型奇特,很多都是模具制作的。这点和后世景德镇制瓷完全不一样。开始的时候仿制人员手上没有真品,不懂宋代的制瓷工艺,采用拉坯工艺,就和宋代不一样了。再有,古代南方多用龙窑烧柴,北方多用馒头窑烧煤。近年仿品一般都用煤气小窑,这样工艺就完全不同于古代。所以,有些专家就通过放大镜看气泡的方式来鉴别是否柴窑烧制。柴窑气泡多而不匀,煤气窑要不没有气泡,要不气泡大小均匀一致(温度气氛恒定),放大镜下的就露出尾巴了。这件青瓷属于龙泉官窑,其制作工艺和南宋官窑极为相似,一般人很容易误认为南宋官窑。

瓷器鉴定七大要领
© 长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