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开上次那个小球动画文件,如下图所示,这个作品的效果是小球掉下来并且摔扁。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a48bc2e8904800fccf8cd3bbd42043715edb93d0.jpg)
3、 是不是发现小球一开始速度较慢,最后加速下降到地面并且变形了?这就对了!
4、那么减速上升呢?有聪明的同学估计已经按捺不住抢答了:如果将“缓动”数值调成“100”,那么效果就是缓慢运动到终点,效果跟之前的相反。但凡能提到这个答案的,我都赏他一朵小红花。回到时间轴,我们在20帧按下F6,插入一个关键帧,按下Q键,然后将这个小球变形到圆形。要想反弹,首先要返回原来状态嘛。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51cd85cec7f88a778ca6c3f96e4a2f27e6eff8d0.jpg)
6、我们继续在32帧按下F6,插入关键帧,按下V键,单击选中32帧这个小球,按住shift键,将其向上拖动,到达初始高度下方一个球高度的位置,因为有能量损失,所以它无法达到最初的高度,在20和32之间插入补间动画。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7830e01d96d818198a5bec78876efbf203b3ded0.jpg)
9、是不是有点意思了?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0fb94656d53da824d8958767306651598440cbd0.jpg)
11、到此为止其实今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不过好的老师都是要延伸学习内容的,虽然差学生很反感这一点,但是他没有选择:我决定做两个引申,一个是近大远小的大小变化,另一个是近处清楚远处模糊的颜色变化。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0d55dc7bd2828689b53afc0465f97fbd4d7c37d1.jpg)
13、按照上一步的方法,对于后面每一个在高处的关键帧的小球执行同样的操作,将小球的大小全部改小,然后发布测试,发现小球实现了高处掉落的变形效果: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04d7a614f4d0b503e1ae0d4bcc4ec28332bf20d1.jpg)
15、按照之前设置大小的作法,给每一个在高处的小球透明度都设成60%,然后发布测试:
![[Flash动画教程]掉落的小球(2)](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cfadcdd96975f2c4afe512f68f0148fe1f4206d1.jpg)
16、现在你忘掉制作过程,单纯观察这个动画效果,想象一下从高处掉下的一个小球。最主要的是,这个动画效果是你自己做的,恭喜!